1. 难度:简单 | |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既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已知石墨(s)比金刚石(s)稳定,则石墨(s)转化为金刚石(s)要放出能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 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D.整个反应中ΔH=E1-E4
|
6. 难度:中等 | |
在可逆反应2A(g)+3B(g) 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x=1 C.前2 min,A的消耗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 ②S(s)+O2(g)=SO2(g)△H1 S(g)+O2(g)=SO2(g)△H2 ③H2(g)+1/2O2(g)=H2O(l)△H1 2H2(g)+O2(g)=2H2O(l)△H2 ④CaO(s)+H2O(l)=Ca(OH)2(s)△H1 CaCO3(s)=CaO(s)+CO2(g)△H2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①③
|
8. 难度:简单 | |
为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两只量筒分别量取所需氢氧化钠和盐酸 B.两溶液混合后,轻轻搅动溶液,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C.仪器装置保温隔热的效果要好,且操作动作要迅速 D.所用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的浓度不宜太大,且体积和浓度均相等
|
9. 难度:中等 | |
在2L密闭 2X(g)+ 2Y(g) A.5s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达到最大 B.前5s C.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反应停止 D.升高温度,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
10. 难度:中等 | |
反应2C+O2===2C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ΔH=-221 kJ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
11. 难度:中等 | |
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 mol SO2 、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SO3(g) B.2SO2(g)+O2(g) C.SO2(g)+1/2O2(g) D.SO2(g)+1/2O2(g)
|
12. 难度:困难 | |
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B.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C.溶液酸性越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
13. 难度:困难 | |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
|
14. 难度:困难 | |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
|
15. 难度:中等 | |
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g)+ 3 H2 (g) = 2 NH3(g) ΔH = - 92.4 KJ/mol,则N≡ N键的 键 能 是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
16. 难度:中等 | |
反应CO(g)+2H2(g) A.该反应的ΔH=+91 kJ/mol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变大
|
17. 难度:中等 | |
合成氨反应:N2(g)+3H2(g)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
18. 难度:困难 | ||||||||||||||||||||||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H4(g)+2NO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且a>0 B.当温度为T2、反应进行到40 min时, x>0.15 C.温度为T2时,若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50 mol CH4和1.2mol NO2,重新达到平衡时,n(N2)=0.70mol D.温度为T1时,达平衡时CH4 的转化率大于NO2的转化率
|
19. 难度:困难 | |
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CO(g)+ 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0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851.4 kJ,并生成18 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A.80% B.40% C.60% D.20%
|
20. 难度:困难 | |
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②中反应开始时v(正)> v(逆) B.容器①、②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相等 C.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为9.26 kJ D.若条件为“绝热恒容”,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n (NH3)< 0.6 mol
|
21. 难度:困难 | |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 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已知NO2与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T℃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c(N2O4)=0.05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困难 | |||||||||||||||||||||||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 若用KOH代替NaOH,测定结果会 __ __ (5)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①计算完成上表。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3. 难度:困难 | ||||||||||||||||||||||||||||||||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 mL H2O2制取150 mL O2所需的时间
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___________b: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①写出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
24. 难度:困难 | |
I.合成氨的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O(g)+H2O(g) (1)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2)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固定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描述 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II.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 ① 4NH3(g)+3O2(g)=2N2(g)+6H2O(l) △H1 ② 4NH3(g)+5O2(g)=4NO(g)+6H2O(l) △H2 ③ 4NH3(g)+6NO(g)=5N2(g)+6H2O(l) △H3 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H1、△H2、△H3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H1= 。 III.(1)右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由图可知Mg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均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金属Mg与CH3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H3MgCl,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并有无色无味气体(CH4)和沉淀生成。写出CH3Mg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
25. 难度:困难 | |
(Ⅰ)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①BaSO4(s)+4C(s)=BaS(s)+4CO(g)△H=+571.2kJ・mol—1 ②BaS(s)=Ba(s)+S(s)△H=+460k 已知:③2C(s)+O2(g)=2CO(g)△H=-221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 (Ⅱ)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 则: ① △H3 0(填“>”、“=”或“<”)。 ② 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
26. 难度:困难 | |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6.2 g的单质磷(P)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a kJ热量。 (1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b kJ/mol,则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 。 (3)写出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