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6.2 g的单质磷(P)在6.4 g氧气...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6.2 g的单质磷P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a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其相应的质量g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b kJ/mol,则1mol P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            

3写出1mol P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1)P2O3、P2O5 P2O3 5.5g P2O5 7.1g (2)-(10a-b)kJ/mol (3)P(s)+3/4O2(g)=1/2P2O3(s)△H=-(10a-b)kJ/mol 【解析】 试题分析:(1)6.2g的单质磷(P)的物质的量为6.2g÷31g·mol-1=0.2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4g÷32g·mol-1==0.2mol,故P原子与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0.2mol:0.2mol×2=1:2,2:5<1:2<2:3,故反应产物为P2O3、P2O5,令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2y=0.2、3x+5y=0.2×2=0.4;解得:x=0.05mol,y=0.05mol,故P2O3的质量为0.05mol×110g/mol=5.5g,P2O5的质量为0.05mol×142g/mol=7.1g; (2)单质磷的燃烧热为bkJ/mol,即1mol磷完全燃烧生成固态P2O5放出的热量为bkJ,反应中生成0.05molP2O5,需要磷0.1mol,故0.1mol磷燃烧生成生成固态P2O5放出的热量为0.1bkJ,反应中生成0.05molP2O3,需要磷0.1mol,所以0.1mol磷燃烧生成生成固态P2O3放出的热量为akJ-0.1bkJ=(a-0.1b)kJ,所以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放出的热量为(a-0.1b)kJ×1mol/0.1mol=(10a-b)kJ,故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H=-(10a-b)kJ/mol; (3)由(2)可知,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P(s)+3/4O2(g)=1/2P2O3(s)△H=-(10a-b)kJ/mol。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gH+571.2kJmol—1

BaSsBas+SsH+460kJmol—1

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 aq  ΔH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其关系如图

则:

H3           0

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I.合成氨的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gH2g获取。

1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2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固定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描述

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amol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II.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氨在燃烧实验中相关的反应有:

4NH3g3O2g2N2g6H2Ol     H1

4NH3g5O2g4NOg6H2Ol    H2

4NH3g6NOg5N2g6H2Ol    H3

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H1H2H3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H1              

III.1右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由图可知Mg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均为           放热吸热反应。

2金属MgCH3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H3MgCl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并有无色无味气体CH4和沉淀生成。写出CH3Mg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10 mL H2O2制取150 mL 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

反应条件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

不反应

几乎

不反应

几乎

不反应

几乎

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___________b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

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写出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大、偏小、无影响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 若用KOH代替NaOH,测定结果会               __ __

5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中和热H

t1

t2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3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5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计算完成上表。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0。在lL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N20.3mol H2,实验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与实验相比,实验和实验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已知NO2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

T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cN2O4=0.05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