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苏教版2018年秋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她生意盎然的春天,绿满枝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飞红滴翠的黄山,有万壑藏云的泰山,有清奇峭拔的象鼻山……这里有玲珑透的山石,有泠泠淙的溪泉,有驰名中外的古……这些令人心往神驰的美景,从古至今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品评、驻足。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1)绿       (2)玲珑      (3)泠泠      (4)

3.语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吝啬 瑰宝 怅罔 千峰竞秀 浮想联翩

(2)鱼贯 攒聚 暇想 如愿以偿 登峰造极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吟哦讽诵”是一种读书方式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有节奏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

B. 《林中小溪》的作者是普里什文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

C. 《画山绣水》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朱自清作者从在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获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D.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其中泰山居首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按要求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让我们走进文天祥去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慷慨与豪迈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千里之马》)

(注释) 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食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

(3)者生马

(4)于是不能期年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伯乐不常有/执策临之

B.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死马买之五百金

C. 千里者/五百金

D. 千金求千里马者/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千里马”寓指      “食马者”寓指           

5.《马说》与《战国策·燕策一·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好花朵朵次第开

①严寒刚过,洁白的梨花儿便迫不及待地叫醒春天;荷花性格淡雅,喜欢在炽热中独秀高洁身姿;秋天菊花最有性格,“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在滴水成冰的严冬,猛然回头,惊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②花儿为什么都如此有个性,依次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呢?

大多数植物都明白:自己的耐寒基因很少,如果在冰天雪地里开放,既有被冻死的危险,又面临无人授粉的尴尬。大雪纷飞,北风呼啸之际,昆虫们早就钻进地底下、树洞里猫冬了,谁肯冒着生命危险给花儿授粉?没人授粉就没法儿结果,就意味着“断子绝孙”。为了让后代绵延不绝,聪明的花儿们就暗示自己:一定要赶在冬天之前开花。这样,到深秋时花儿就会结籽,籽外面包有坚硬的外壳,再刺骨的冬天也拿它没办法。

④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是一种自我保护。

⑤苏联植物学家米哈伊尔·柴拉希扬通过长期实验发现,昼长会影响植物的花期。不同植物需要的日照时间各不相同。水稻、菊花、大波斯菊这些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夜长才能开花,小麦、油菜花、萝卜等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昼长才能开花。我们熟悉的蒲公英、玉米、黄瓜这些是日中性植物,开花时间是随着播种时间而定的。也就是说,它们无论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这个秘密无疑是爱花人的天大喜讯,因为植物的这个规律能让人类掌握主动权,只要人为地控制某些植物的开花习性,就可以尽情徜徉在姹紫嫣红的花花世界!比如花市中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菊花,只要把灯光悬挂在菊花上方垂直照射,控制它的暗期,就能延长菊花的开花期。再就是当植物开花结籽后,狠心地把它的籽掐掉,植物不但不会计较,还会一如既往傻乎乎地继续开花结籽。反正已经狠过了,也不差再来一次,这时再把籽掐掉……如此循环往复,它会一直开一直开,直到花期甚至生命期结束。其实狡猾的人类完全是在利用植物的“使命”感和本能。不管怎么虐待植物种子,它总是笑笑地对你:掐了开,再掐再开,很有佛性。这种虐待对大多数开花结籽的植物都有效,能够把花期延长50%甚至100%。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温度来控制植物的花期。冬季气温低,大多数花卉都变得慵懒起来,几天也不长一片新叶儿,开花更是遥遥无期。如果给它来点温度,情况马上就会变得不一样。比如牡丹,加温后30~35天就能昂然怒放;垂丝海棠加温10~15天后就可开花。这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由来。有加温就有降温:早春之际,将耐寒的花木放入温度为1℃~3℃的冷室中,每天用弱光照射,让它始终保持继续休眠的状态,从而推迟开花。等到了你想让它开放的时间,就提前把植株取出来,放到避风、避光、凉爽的地方,不久,花蕾就会挂满枝头。

⑥植物为了在各种条件下顺利生长,便学会了适应环境,将自己的花期固定下来。而一种花儿一旦确立了开花季节,便会岁岁年年,在同一季节同一时间开花,代代遗传,永不改变。古代人一度把花儿当钟表,用它们来感知时间。

⑦好花朵朵次第开。正是每种植物不同的适应能力促成了它们不同的花期,从而,这个世界变得绚丽芬芳,我们的眼睛变得妩媚多情!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体现了每种植物不同的适应能力那么从全文看来植物拥有这种能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第③段加点的“大多数”三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⑤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仔细阅读第⑤段概括作者介绍了哪三种“人为地控制某些植物的开花习性”的方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会思想的芦苇

赵丽宏

①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

②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③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芦花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我在崇明“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来做饭。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

④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们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多姿多彩和坚韧。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

⑥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

⑦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

1.阅读文章第③⑤段说说作者写出了芦苇的哪些特点。 

2.文中的两处画“______”句子联系紧密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3.第⑤段末句中加点的“顶破”一词精练传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

5.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七、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泉都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2.为了营造宣传氛围共庆这两件大事需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拟出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

上联:夺冠圆梦女排精神扬四海

下联: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的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其中一个的名称并用一句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题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则可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则可称“心善渊”;说话做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则可称为“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公平正直则可称“正善治”……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