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好花朵朵次第开 ①严寒刚过,洁白的梨花儿便迫不及待地叫醒春天;荷花性格淡雅,喜欢...

好花朵朵次第开

①严寒刚过,洁白的梨花儿便迫不及待地叫醒春天;荷花性格淡雅,喜欢在炽热中独秀高洁身姿;秋天菊花最有性格,“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在滴水成冰的严冬,猛然回头,惊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②花儿为什么都如此有个性,依次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呢?

大多数植物都明白:自己的耐寒基因很少,如果在冰天雪地里开放,既有被冻死的危险,又面临无人授粉的尴尬。大雪纷飞,北风呼啸之际,昆虫们早就钻进地底下、树洞里猫冬了,谁肯冒着生命危险给花儿授粉?没人授粉就没法儿结果,就意味着“断子绝孙”。为了让后代绵延不绝,聪明的花儿们就暗示自己:一定要赶在冬天之前开花。这样,到深秋时花儿就会结籽,籽外面包有坚硬的外壳,再刺骨的冬天也拿它没办法。

④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是一种自我保护。

⑤苏联植物学家米哈伊尔·柴拉希扬通过长期实验发现,昼长会影响植物的花期。不同植物需要的日照时间各不相同。水稻、菊花、大波斯菊这些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夜长才能开花,小麦、油菜花、萝卜等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昼长才能开花。我们熟悉的蒲公英、玉米、黄瓜这些是日中性植物,开花时间是随着播种时间而定的。也就是说,它们无论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这个秘密无疑是爱花人的天大喜讯,因为植物的这个规律能让人类掌握主动权,只要人为地控制某些植物的开花习性,就可以尽情徜徉在姹紫嫣红的花花世界!比如花市中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菊花,只要把灯光悬挂在菊花上方垂直照射,控制它的暗期,就能延长菊花的开花期。再就是当植物开花结籽后,狠心地把它的籽掐掉,植物不但不会计较,还会一如既往傻乎乎地继续开花结籽。反正已经狠过了,也不差再来一次,这时再把籽掐掉……如此循环往复,它会一直开一直开,直到花期甚至生命期结束。其实狡猾的人类完全是在利用植物的“使命”感和本能。不管怎么虐待植物种子,它总是笑笑地对你:掐了开,再掐再开,很有佛性。这种虐待对大多数开花结籽的植物都有效,能够把花期延长50%甚至100%。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温度来控制植物的花期。冬季气温低,大多数花卉都变得慵懒起来,几天也不长一片新叶儿,开花更是遥遥无期。如果给它来点温度,情况马上就会变得不一样。比如牡丹,加温后30~35天就能昂然怒放;垂丝海棠加温10~15天后就可开花。这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由来。有加温就有降温:早春之际,将耐寒的花木放入温度为1℃~3℃的冷室中,每天用弱光照射,让它始终保持继续休眠的状态,从而推迟开花。等到了你想让它开放的时间,就提前把植株取出来,放到避风、避光、凉爽的地方,不久,花蕾就会挂满枝头。

⑥植物为了在各种条件下顺利生长,便学会了适应环境,将自己的花期固定下来。而一种花儿一旦确立了开花季节,便会岁岁年年,在同一季节同一时间开花,代代遗传,永不改变。古代人一度把花儿当钟表,用它们来感知时间。

⑦好花朵朵次第开。正是每种植物不同的适应能力促成了它们不同的花期,从而,这个世界变得绚丽芬芳,我们的眼睛变得妩媚多情!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体现了每种植物不同的适应能力那么从全文看来植物拥有这种能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第③段加点的“大多数”三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⑤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仔细阅读第⑤段概括作者介绍了哪三种“人为地控制某些植物的开花习性”的方法

 

1.说明对象是植物的花期;主要作用是自我保护,更好地孕育果实,繁衍后代。 2.不能删掉;“大多数”限定范围,有些植物是会在冬天开花的(如梅花),如果删掉就变成“全部”植物都不会在冬天开花,这与事实不符,这三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使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昼长会影响植物的花期。不同植物需要的日照时间各不相同”。 4.用光线垂直照射植物,控制它的暗期;掐掉植物开花后结的籽;通过温度来控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仔细阅读文本,结合题目“好花朵朵次第开”分析,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也就是不同的植物,花期是不同的。故说明对象是:植物的花期。其作用结合文本中的“④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是一种自我保护。⑥植物为了在各种条件下顺利生长,便学会了适应环境,将自己的花期固定下来。而一种花儿一旦确立了开花季节,便会岁岁年年,在同一季节同一时间开花,代代遗传,永不改变。”分析得出:是自我保护,传宗接代。 2.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去掉后和去掉前的句子意思做一对比,分析不同之处即可。最后从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方面总结。如:“大多数”是限制词,限定了范围,有些植物是会在冬天开花的(如梅花),如果删掉就变成“全部”植物都不会在冬天开花,这与事实不符,这三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水稻、菊花、大波斯菊这些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夜长才能开花,小麦、油菜花、萝卜等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昼长才能开花。”划线句“水稻、菊花、大波斯菊”“ 小麦、油菜花、萝卜”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昼长才能开花”“较长的夜长才能开花”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其作用是在证明上文“不同植物需要的日照时间各不相同。” 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即可。从“比如花市中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菊花,只要把灯光悬挂在菊花上方垂直照射,控制它的暗期,就能延长菊花的开花期。”可以得出:用光线垂直照射植物,控制它的暗期;“再就是当植物开花结籽后,狠心地把它的籽掐掉,植物不但不会计较,还会一如既往傻乎乎地继续开花结籽。反正已经狠过了,也不差再来一次,这时再把籽掐掉……如此循环往复,它会一直开一直开,直到花期甚至生命期结束。”可以得出:掐掉植物开花后结的籽;“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温度来控制植物的花期。”可以得出:通过温度来控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千里之马》)

(注释) 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食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

(3)者生马

(4)于是不能期年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伯乐不常有/执策临之

B.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死马买之五百金

C. 千里者/五百金

D. 千金求千里马者/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千里马”寓指      “食马者”寓指           

5.《马说》与《战国策·燕策一·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让我们走进文天祥去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慷慨与豪迈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吟哦讽诵”是一种读书方式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有节奏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

B. 《林中小溪》的作者是普里什文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

C. 《画山绣水》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朱自清作者从在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获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D.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其中泰山居首

 

查看答案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吝啬 瑰宝 怅罔 千峰竞秀 浮想联翩

(2)鱼贯 攒聚 暇想 如愿以偿 登峰造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