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语文试卷
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朱自清,字_____________,我国著名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______  tuí______唐  琐______  晶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2)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3)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________

(4)言行守旧,不合时宜。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______,在结构上起了______的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文章写父子二人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没有介绍南京见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按要求填空。

⑴“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 _________

⑵“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 _________,请再写出五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4.文中两个“踌躇”说明了_______,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

7.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说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

8.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___________

2.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___,《背影》是一篇___________(体裁)

3.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4.写出与“扑扑衣上的泥土”相照应的句子。

5.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6.用“‖”分三层。

7.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______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___________

8.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9.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___________

10.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动词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1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12.“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1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有何作用?我的眼泪来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15.“我赶紧拭干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16.文中“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和“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中的“混”有什么表达效果?

18.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9.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哪一特征?描写这一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划出。

2.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

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______

4.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

5.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