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桐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已经会使用火    B. 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 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 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地发现一处人类文化遗址,在此遗址发掘出一些彩陶片、粟,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等实物证据。据此可判定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下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

A. 符号 B. 甲骨文 C. 铭文 D. 小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记载中描述的应是(    )

A. 都江堰

B. 长江三峡

C. 长城

D. 灵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他主张()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秦朝的徭役繁重   秦朝的赋税很重   秦朝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实行郡县制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B.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 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 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 造纸    B. 炼铁    C. 纺织    D. 制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导致西晋短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诸侯王的内乱,这场内乱是(    )

A. 六国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八王之乱

D. 九王之乱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 废分封,行县制

B. 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 废旧俗,兴汉化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

B. 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 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 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一措施?

(3)材料二中“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鲍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运输路线,并写出A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今天,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何重大意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舍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书法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这里的“书圣”指的是谁?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时是怎样发展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