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基于 (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 ③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日本制造”曾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其背后的工匠精神一直备受推崇。然而,近来日本知名企业却频频被曝造假丑闻,令人震惊。据此,日本有识之士认为,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日本企业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 ①反对均衡论,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流 ②要关注现实问题,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要用观念创新确保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④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和新境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 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 A. 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B.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 C. 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D. 通过研究特殊案例,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
|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正式迈入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必须抓住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的核心力量,使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从“快速回落”转向“稳中趋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认清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流与支流 ②要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③具体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不同的矛盾 ④既需要立足整体,又要搞好局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 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 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 事物发展道路是前进的,要勇敢面对挫折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反腐方针一真是坚持标本兼治,但并未收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决定采取先治标后治本的新反腐策略。在坚持标本兼治的前提下,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以治标促治本,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新思路体现了 ( )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住主要矛盾 ③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④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因奋进,始得辉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予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勇毅和奋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 程的壮丽篇章。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B. 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C. 着眼整体,系统优化 D. 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
|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创造出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2017年4月,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序幕。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量子通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量子之间新的的必然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