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
|
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 ![]() ![]() ![]() ![]() ![]() ![]() ![]() ![]() A.X1是中子 B.X2是质子 C.X3是α粒子 D.X4是电子 |
|
如图所示,两条互相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位于水平面内,距离为l=0.2m,在导轨的一端接有阻值为R=0.5Ω的电阻,在X≥0处有一与水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磁感强度B=0.5T.一质量为m=0.1kg的金属直杆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并以v=2m/s的初速度进人磁场,在安培力和一垂直于杆的水平外力 F的共同作用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设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都可以忽略,且接触良好,求: (1)电流为零时金属杆所处的位置; (2)电流为最大值的一半时施加在金属杆上外力 F的大小和方向;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而初速度v取不同值,求开始时F的方向与初速度v取值的关系. ![]() |
|
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形轨道上运动,它的运动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要使卫星在一天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情况全部都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的摄像机至少能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 |
|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x轴下方有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一个带电小球从y轴上P(o.h)点以初速V竖直向下抛出,小球穿过x轴后恰好作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不知小球质量和电量) (1)小球作圆周运动的半径. (2)小球从P点出发开始计时,在什么时刻向下穿过x轴.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的质量为m=1kg,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固定的挡板下端离地面高略大于木板的高度,初始时,木板与物块一起以水平速度V=2m/s向右运动,当物块运动到挡板时与挡板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求: (1)木板足够长,求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物块与木板所能获得的共同速率; (2)木板足够长,则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后,物块向右(相对于挡板)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3)要使物块不会从木板上滑落,则木板长度至少应为多少?(g=10m/s2) ![]() |
|
电子以水平初速V沿平行金属板中央射入,在金属板间加上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电压周期为T,电压为U,求: (1)若电子从t=0时刻进入板间,在半周期内恰好能从板的上边缘飞出,则电子飞出速度多大. (2)若电子在t=0时刻进入板间,能从板右边水平飞出,则金属板多长. (3)若电子能从板右边O1水平飞出,电子应从哪一时刻进入板间,两板间距至少多大. ![]() |
|
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板间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已知电源内阻为r,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两板正中间左端水平射入场区,不计重力. (1)不给金属板充电,求粒子初速V多大时,可以垂直打在金属板上. (2)闭合S,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粒子仍以相同的初速V射入板间,而从两板间沿直线穿过.求电源的电动势. ![]() |
|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向右运动时,给它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3N,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4s的时间内,求: (1)物体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 (2)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