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 A.感应电动势 ![]() B.电容 ![]() C.电阻 ![]() D.磁感应强度 ![]() |
|
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的“U”形金属导轨NMPQ固定在水平面内,MN、PQ两导轨间的宽为L=0.50m.一根质量为m=0.50kg的均匀金属导体棒ab静止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abMP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该轨道平面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以调节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ab棒的电阻为R=0.10Ω,其他各部分电阻均不计.开始时,磁感应强度B=0.50T. (1)若保持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不变,从t=0时刻开始,给ab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2乙所示.求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及ab棒与导轨间的滑动摩擦力. (2)若从t=0开始,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从B开始使其以 ![]() ![]() |
|
近期《科学》中文版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技术--航天飞缆,航天飞缆是用柔性缆索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在太空飞行的系统.飞缆系统在太空飞行中能为自身提供电能和拖曳力,它还能清理“太空垃圾”等.从1967年至1999年的17次试验中,飞缆系统试验已获得部分成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用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来解释.如图为飞缆系统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图中两个物体P、Q的质量分别为mP、mQ,柔性金属缆索长为l,外有绝缘层,系统在近地轨道作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Q距地面高为h.设缆索总保持指向地心,P的速度为vP.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飞缆系统在地磁场中运动,地磁场在缆索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设缆索中无电流,问缆索P、Q哪端电势高?此问中可认为缆索各处的速度均近似等于vP,求P、Q两端的电势差; (2)设缆索的电阻为R1,如果缆索两端物体P、Q通过周围的电离层放电形成电流,相应的电阻为R2,求缆索所受的安培力多大; (3)求缆索对Q的拉力FQ. ![]() |
|
学校有一台应急备用发电机,内阻为r=1Ω,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4Ω,全校教室和办公室共33个,每个室用“220V,40W”的灯12盏,要求所有灯都正常发光,则: (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多大? (2)发电机的电动势多大? (3)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多大? ![]() |
|
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垂直于AC面入射,AC=2a,棱镜的折射率为![]() (1)画出光在棱镜内传播后第一次射手空气时的光路,并求出折射角, (2)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
|
如图所示,导体ef长L=0.4m,其电阻R=0.1Ω,质量m=0.4kg.垂直于导线框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导体ef沿光滑的导线框ab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5m/s.电阻R=0.4Ω,其他电阻不计.求: (1)导体两端的电压Uef,并说出哪端电势高? (2)使导体ef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最小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撤去外力,直到导体停止运动,这个过程中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 |
|
有一正弦交流电,它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写出此交流电的 (1)最大值; (2)周期和频率; (3)电压的瞬时表达式; (4)若此交流给额定功率为3000W的电动机供电,并使其正常工作,则工作电流多大? ![]() |
|
图甲为某同学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用电流传感器显示各时刻通过线圈L的电流.电路中电灯的电阻R1=6.0Ω,定值电阻R=2.0Ω,AB间电压U=6.0V.开关S原来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t1=1.0×10-3s时刻断开开关S,此时刻前后电流传感器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断开开关S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断开开关后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 . (3)在t2=1.6×10-3s时刻线圈L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 V. ![]() |
|
在测玻璃折射率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1)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aa′上的O点画出界面法线NN′,并画出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 (3)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大头针P3、P4,使P3档住P1、P2,P4档住P1、P2、P3,记下P3、P4,的位置. (4)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1、P2做为入射光线,连接P3、P4做为折射光线,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填入表格中. 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做补充的是: 第 步,补充内容为 ; 第 步,补充内容为 . |
|
如图所示是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1秒内转过的圈数)达到f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测出光速c.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c=4Lf B.c=8Lf C.c=16Lf D.c=32L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