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物体在A点的初速度为零,BC距离为1.4m,物体从A点到D以a=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物体通过BC用时0.2s,通过CD所用时间也为0.2s.

满分5 manfen5.com

(1)求由A点运动到B之间的距离.

(2)求AC之间的距离.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求:

(1)该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

(2)该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该物体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

 

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下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

满分5 manfen5.co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时小车的速度为:v1=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作题目所给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m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可计算打出点O时的速度为:v0=      m/s.

 

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使用交流电,工作电压为220V,电源的频率 50Hz,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B.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C.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D.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直接取下纸带测量

上述步骤中有问题的是      .(填写步骤编号)

 

如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你的手离开直尺下端1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作匀加速运动时,立即用手抓着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直尺下落的加速度为9.8m/s2.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神经系统的反应时间,得到以下数据(单位:cm,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3

17

15

B

25

20

22

C

21

16

12

请问:

满分5 manfen5.com

(1)A、B、C三位同学中,反应最快的是      同学.

(2)就A同学而言,他最快的反应时间是      .(满分5 manfen5.com

 

(多选)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vb=满分5 manfen5.comm/s

B.vc=3m/s

C.de=4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s

 

一质点从原点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第1s内与第4s内运动方向相同

B.第4s内与第5s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8s内做减速运动

D.前8s内的位移为3m

 

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大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时刻a、b恰好相遇

 

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满分5 manfen5.com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a=满分5 manfen5.com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B.△v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满分5 manfen5.com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

D.加速度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最大

D.丙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最小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34875/61061) 首页 上一页 34870 34871 34872 34873 34874 34875 34876 34877 34878 34879 3488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