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在生物群落中,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单向流动 C. 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双向进行 D.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
|
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B. ②和③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关系 C. 如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同化能量的1/25 D. 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
|
|
|
含有限制酶的细胞中通常还具有相应的甲基化酶,这两种酶对DNA分子有相同的作用序列,但具有不同的催化功能。甲基化酶可以对DNA序列进行修饰,使限制酶不能对这一序列进行识别和切割。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_______生物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构建“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DNA连接酶的是________(填“ 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2)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可以利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但不破坏细胞自身的DNA,其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由高温变性(90~95℃)、低温复性(55 ~60℃)、适温延伸(70-75℃)三个步骤构成一个循环,为使得DNA聚合酶能够重复利用,选用的酶应在_________________ ℃处理后仍然 具备催化活性。 (4)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为实现序列中的腺嘌呤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反应体系中添加的原料应包括碱基已被标记的__________ (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ATP”或“ATP”)。
|
|
|
自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能够降低水体中的铵盐,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 (1)培养硝化细菌时,将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铵盐为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______,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______。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______处理。 (3)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49;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43、54、287,然后取其平均值128作为统计结果。请评价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①甲同学的结果______。 ②乙同学的结果______。
|
|
|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等遗传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如果 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则出现的 S型菌为______,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如下: ①S型菌的蛋白质或多糖+R型菌→只有R型菌 ②S型菌的DNA+R型菌→R型菌+S型菌 ③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只有R型菌 增设实验③的目的是证明______. (4)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为什么遗传学家无法推测出R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______.
|
|
|
为研究盐、碱胁迫对枸杞苗木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选取若干株长势良好的一年生枸杞苗木为材料,分为9组:A组为对照组;B1、B2、B3、B4为盐胁迫实验组,用NaCl处理,浓度依次为50、100、200、300(浓度单位:mmol/L);C1、C2、C3、C4为碱胁迫实验组,用 NaHCO3处理,浓度依次为50、100、200、300(浓度单位:mmol/L)。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取新鲜叶片,用______作溶剂研磨,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应加入少量______。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 (2)碱胁迫实验组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均低于对照组,推测可能的原因有①______; ②______。 (3)依据本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
|
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例如,为维持生态缸的稳定性,需投入人工饵料以供鱼类(生态缸内各种鱼类不构成捕食关系,且都是食草鱼类)食用。请回答以下有关生态缸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鱼类同化的能量为B,按能量一般传递率计算,则A______(填“>”“=”或“<”)B/(10%~20%),原因是______。 (3)若生态缸中不投入人工饵料,会加速生态缸的崩溃。由此给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是: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的协调。
|
|
|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会从叶肉经果柄运输到果实。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科研人员用14CO2供给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测定叶肉、果柄和果实中糖类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在探究糖类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时运用了___________法。 (2)推测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叶肉运输到果实,理由是__________。 (3)与果柄相比,果实中蔗糖的放射性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同时使植物所处的温度下降至2℃,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14C3的放射性强度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 C. 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 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
|
某兴趣小组将小鼠分成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某种生物提取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表现正常。注射后若干天,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该种生物提取液,A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B组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对第二次注射后A组小鼠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提取液中的物质导致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 B.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刺激A组小鼠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C. 提取液中的物质阻碍了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D. 提取液中的物质使A组小鼠细胞不能正常产生AT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