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的操作属于灭菌的是 A.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工作台面 B.牛奶在80℃下煮15min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C.接种前灼烧接种环 D.通过紫外光或者喷洒石炭酸溶液处理实验室
|
|
|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 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
|
|
葡萄糖在毛霉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 有[H]产生 C. 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 反应速率不受温度影响
|
|
|
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B.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 要设置空白比色管做对照
|
|
|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A. 无机盐、水、维生素 B. NaCl、水、蛋白质 C. 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 蛋白质、脂肪、NaCl、水
|
|
|
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
|
|
|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有 ( ) ①制作果酒时,发酵瓶中溶液产生较多泡沫 ②用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液面出现一层褐色菌膜 ③制作腐乳过程中,豆腐表面发黏且长有白色菌丝 ④泡菜在腌制过程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
|
|
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发酵过程甲同学的发酵液将从充气管流出 B. 丙同学排气时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 C. 发酵过程结束后,乙同学得到的发酵产品是葡萄醋 D. 若乙同学不及时排气,则会出现瓶塞被冲开现象
|
|
|
下列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 将盐水煮沸的目的除了杀菌外还可以排除水中的氧 C. 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是因为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D.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
|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 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 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