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 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B. 将不同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求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

C. 本实验需要做一个接种无菌水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 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所以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

 

下表是关于对四种生物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利用化学能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

糖类

CO2

氮源

NH3

N2

N2

NO3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 硝化细菌与乳酸菌 B. 乳酸菌与根瘤菌

C. 根瘤菌与衣藻 D. 硝化细菌与衣藻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小时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菌落数

琼脂、葡萄糖、N源、无机盐

35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N源、无机盐

250

琼脂、生长因子、N源、无机盐

0

 

 

A. 该实验可以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

B. 该实验不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C. 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生长因子

D. Ⅱ和Ⅲ对照,说明在自然界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将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

 

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计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B. 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并计数

C. 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

D.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实验结果往往偏大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 任何消毒方法一般都不能消灭微生物的孢子和芽孢

C. 灼烧法灭菌主要对象是金属器具,也可以是玻璃器具

D.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和能源的是

ACO2NH3、光能        B(CH2O)N2NH3         CCO2NH3NH3       D(CH2O)NH3N2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 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 打开皿盖,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D. 经过培养,将在划线的第五区域看到单菌落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 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

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B.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C.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D. 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分泌的蛋白酶构成的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459/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454 11455 11456 11457 11458 11459 11460 11461 11462 11463 1146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