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 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某同学探究温度、pH、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绘制出如下曲线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A点时酶活性很低,因此酶促反应速率也很低

B. 图2中,D点与F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因此酶活性较低

C. 图3中,将相关因素从G点调至H点,酶促反应速率不能升至最高

D. 图1、图2、图3中相关因素依次是底物浓度、pH、温度

 

下图为某同学所制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解释酶的高效性

B. 图中A的元素组成一定含有C、H、O、N

C. 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D. 人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因此不可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B. 随着酶促反应的进行,酶的含量会逐渐减少

C.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所以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作用

D.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称为酶的专一性

 

下图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中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糖类,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 蔗糖、蔗糖酶、葡萄糖 B. 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C. 纤维素、纤维素酶、葡萄糖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合成的酶,有的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有的在细胞外或生物膜上发挥作用

B. 生物体合成酶的场所都是游离核糖体或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C.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进入胃液后将失去活性

D.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酶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

 

生态塘是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在初始能源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态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转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和转化,将进入塘中的污水和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同时产出水生植物(芦苇、莲)、水产(鱼、虾、蟹、蚌等)和水禽(鸭、鹅等)等,最终净化的污水作为再生水资源回收利用,从而实现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资源节约途径。其运行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塘系统运行原理

(1)输入该生态塘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塘系统主要通过藻菌共生系统的作用,采取栽植藻类及水生植物的措施来减少水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的含量,以避免水体营养富集化;生态塘中养殖的鱼、虾、贝、螺等水产动物,以及鸭、鹅等水禽,能除去塘中多余的________,避免受水体的二次污染。

(3) 自然界中,除了绿色植物外,生产者还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生物)。

(4)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简图,若浮游生物种群的总能量为7.1×109 kJ,鱼种群的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鸭种群中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如图1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的B中a~d各种群所含的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为________(填字母)。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为________(填序号)。单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非必要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

(2) 若调查B中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图2中,a与其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b与c的关系为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________,b能依据a留下的气味猎捕a,a也同样能够依据b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的。

 

如图1表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与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突触前膜与肌细胞膜之间是组织液,维持其渗透压大小的两种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

(2)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________的通透性,使其进入突触前膜内,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速度加快,引起神经冲动的传递加快。

(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____________通过突触间隙,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4)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测定肌细胞膜某一位点的两侧电位差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a线段表示____________电位;b点肌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

(5)某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母本基因型是_____;理论上F1个体中雌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雄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选用的杂交亲本中父本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母本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130/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125 11126 11127 11128 11129 11130 11131 11132 11133 11134 111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