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0℃ B. 由图2可知该酶的最适pH是7左右 C. 由图3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 D.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该酶具有专一性
|
|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② B.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④ C.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①②和①③ D. 能够在人体细胞中发生的反应是①②④,能在酵母细胞中发生的反应是①②③
|
|
|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英格豪斯通过重复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发现植物体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仍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是什么气体 B. 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巧妙的实验,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最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一半呈深蓝色,曝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 D.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
|
|
如下图所示,有甲、乙、丙、丁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品红色光;乙添加绿色光;丙添加品红色滤光片A;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经过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
|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 把CO2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B. 利用光能吸收CO2放出O2,使大气中的CO2和O2的含量基本保持恒定 C. 进行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 H2O和CO2合成以葡萄糖为主的有机物,供其他生物利用
|
|
|
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4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可能是由于未加CaCO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B. ②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C. ③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D. ①可能是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
|
|
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因此该试剂可将不同的色素分离开 B. 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 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D. 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最上方的色素是胡萝卜素,说明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
|
|
用含18O的氧气作为原料对小鼠进行有氧呼吸的相关实验,可以在下列哪些物质中检测到放射性: ①氧 ②水 ③二氧化碳 ④葡萄糖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 B.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02 C. 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其中甲组为实验组,而乙组为对照组 D. 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02以形成无氧环境
|
|
|
下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其中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 B. 人和动物细胞只有在条件Y下,才能产生物质a C. 等量葡萄糖在条件Y下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量比在条件X下产生的更多 D. 试剂甲为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是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