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个组分之间的关系,图中 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 2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中①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的鲤鱼对应图 1 中的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鲢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3)如图食物网中螺蛳、鲤鱼和人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食物链,其中人与鲤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 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 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5)如图中,若蛇的食物有 3/4 来自鼠,1/4 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 1 kJ 能量, 最多需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_____kJ。

 

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过程)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 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图1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2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坏死因子等刺激作用神经,会使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此时神经纤维膜_______________(“内”或“外”)电流方向与兴奋地传导方向相同。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细胞内暂时储存在____________内,防止被细胞内其他的酶系统所破坏。

(2)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_________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__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为研究高温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B、C三个品系植株从25℃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处理后占处理前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破坏了叶绿体__________的结构,使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导致光反应合成的____________减少。

②高温下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CO2吸收减少,直接影响叶绿体中进行的__________过程。

(2)三个品系中的________品系最耐高温。若在黑暗、氧气充足和40℃环境条件下,A品系玉米叶肉细胞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A品系植物光合作用关于光照强度的曲线,其中,B点代表意义是___________,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40℃,则温度从25℃上升到40℃,C点将会向_____方移动。

 

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111 J/(cm2·a)

B. 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8.4%

C. 在B同化的总能量中,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占16.7%

D.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

 

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结构的意义是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B. 生态恢复的本质是,恢复系统必需的功能并使其能够自我维持

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强

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如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竞争与捕食的只有鹰与鼬

C. 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

D. 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如图为某山间林场建立的"竹林一鸡"生态农业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饲草和竹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图中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箭头有④⑤⑦⑩

C. 图中所有箭头可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完整的物质循环途径

D. 鸡的觅食活动使竹林表层土壤松散,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 、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生物种类

有机物总量(g)

550

100

3000

18

 

 

A. 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C.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D. 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据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遵循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只含有一个实验变量

B. 计数操作时,不需染色直接镜检

C. 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不可能都经历了“J”型增长

D. 计数操作时,应先往计数室滴满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后再镜检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④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⑤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 ②④    B. ②⑤    C. ③⑤    D. ①④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086/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081 11082 11083 11084 11085 11086 11087 11088 11089 11090 110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