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图是人体睾丸内一个细胞中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依次表示染色单体和染色体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b-c过程中

C. 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c-d过程中

D. c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

B. 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C. 蛋白质中N的数目等于氨基酸数目

D. 含N的生物大分子有RNA、ATP等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            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              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        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            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5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菌种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C.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00 g
 

10 g
 

150 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填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用________方法灭菌,培养皿用________方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填“20”“30”“40”“50”)左右时,在________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________,以免造成污染。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4)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微生物的扩散。

 

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

(2)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

(3)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是因为________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

(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Ⅰ:相传,清康熙八年,安徽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在京城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完的豆腐长了白毛,舍不得丢弃,就将豆腐装入坛内撒盐腌了,再密封起来,秋末开坛意外制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腐乳。

资料19世纪中期,法国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1)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             ,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式为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控制在            ;加盐腌制,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时,盐能               

3)从资料中看出,              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无菌技术中,对操作者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           ,对金属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其中,培养基只能用           灭菌。

4)通常在一环境中微生物有多种混合在一起,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__ ,导致________ 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某同学尝试用罐头瓶制作果酒,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________ ,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________ 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________ 不利于杂菌的生长.

 

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 ①③ B. ②⑤ C. ③⑤ D. ④⑤

 

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B.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15℃恒温培养8〜10小时

C.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

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

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0923/62980) 首页 上一页 10918 10919 10920 10921 10922 10923 10924 10925 10926 10927 109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