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1960年冬农村纠正“左”倾错误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的国体形式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规定的政体形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利益,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柏拉图认为直接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D.美中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清史稿》记载“(嘉庆)二十一年,英复遣使来贡,执事者告以须行拜跪礼,斯当东(注:英国使者)等遂称疾不入觐,帝怒,谕遣归国,罢筵宴赐物。嗣是英使不复来廷。”此事中,嘉庆帝的态度主要反映了清王朝

A.闭关锁国政策           B. 传统夷夏的观念

C. 是礼仪之邦             D. 实行君主专制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③许多人以此作为跻身官场的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

——引自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材料二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了。”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

材料三  罗斯福睿智地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从前那些大投机商和金融寡头们只要开发或建设什么,我们就什么都给他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衡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开明管理的政治时代已经到来。”

——引自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材料四  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部分论述》

材料五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阅后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亚当·斯密、恩格斯、罗斯福、斯大林、邓小平的经济主张或观点。(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以上观点的应用及其影响。(25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得到有哪些重要启示?(2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212/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207 62208 62209 62210 62211 62212 62213 62214 62215 62216 6221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