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陪审团制度是当前一些国家很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陪审团的国家是

A.中国

B.英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

 

董仲舒认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下列哪个皇帝设置了相关制度来缓解这个问题

A.汉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三长制,其职责是

①检查户口   ②监察百官     ③征收租赋      ④征发徭役和杂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评论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A.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B.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C.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D.农民并未从中得到实际好处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 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

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D.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202/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197 62198 62199 62200 62201 62202 62203 62204 62205 62206 622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