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
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下列事件中,推动该同盟形成的有 ①开罗会议的召开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英美加强对苏联的援助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
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对此主张的正确评价是 ①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敦刻尔克撤退 ②波兰覆亡 ③法国溃败 ④不列颠之战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
|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总司令命令:“必须静待敌人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这一命令的实质是 A.实行消极防御 B.保存实力 C.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D.消耗德国力量
|
|
德国进攻波兰之时,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灭亡无损于英国的利益 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
|
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求 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
|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
|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