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919年,某新湖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书例说明(    )

A.新潮社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人才的匮乏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王莽篡位,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时,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之出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遂将吏士往奔虏营。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后班超复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遂定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4024/68464) 首页 上一页 44019 44020 44021 44022 44023 44024 44025 44026 44027 44028 4402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