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增加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1993年八届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两次修改(

A.反映了深化改革的现实状况       B.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经验

C.巩固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D.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A. 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19世纪六十年代初发起的“自强运动”,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被忽略了。这说明

A. 自强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现代化尝试    B. 除坚船利炮外中国从西方可学之处甚少

C. 自强运动是清朝国运衰退后的回光返照    D. 中国士人仍在昔日辉煌里寻找自强良方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

A. 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 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 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宋代有很多“不得已而粜者”的现象:“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明代也有“一有收熟,视米谷如粪土,变谷为钱,又变钱以为服食日用之需”。这些现象普遍出现表明

A. 农业面向市场    B. 政府不抑兼并

C. 阶级矛盾尖锐    D. 商品经济发展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沼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 君主专制加强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普遍    D. 小农经济稳定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 文化走向基本成型    D. 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嫁给柴绍为妻。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后,她独自奔赴鄠县(在今陕西户县北),把在那里的庄田处理掉,散家财用以招募勇士,得到数百人响应。那时,鄠县一带有几支胡人队伍,各数千人。她派家奴马三宝一一说服,使他们都归顺入伍,后发展至七万人,声势大振,时称娘子军。

武德六年(623),平阳公主去世。唐高祖想以鼓吹送葬,主管人不同意,说这有违古俗,从来没有妇女用鼓吹送葬的。唐高祖却认为公主亲身经过多次战事,这难道是以前的妇女所有的吗?鼓吹是军礼,有何不可!平阳公主的葬礼最终还是使用了军礼。《旧唐书·柴绍传》有平阳公主的附传,《新唐书·诸公主传》也有她的传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阳公主军功显赫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高祖厚葬平阳公主的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鲁尔危机平息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日趋下降.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借美国老兵参加欧战10周年纪念之际,提议同美国缔结“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永恒友好”条约。美国认为此类条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确保美国投资的安全,遂表示原则上接受法国的建议。经过各国之间的谈判,1928年8月27日,美、法、英、德、日、意等15国在巴巴黎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通称《非战公约》。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

各大国在井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保留条件,从而使公约实际上化为乌有,而对于蓄意谋划战争的侵略者来说,公约也只是一纸空文,但是,《非战公约》毕竟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要求与和平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它为各国政府放弃战争而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日主要战犯的审判,就是根据该公约的有关条款进行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战公约》作简要评价。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4019/68464) 首页 上一页 44014 44015 44016 44017 44018 44019 44020 44021 44022 44023 4402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