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 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_;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苏联的这一做法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号召:“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同时代的迪斯雷利在《西比尔》中提出吁请:“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上述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符合当时英国的国情    B. 表达了统治集团的忧患

C. 强调渐进改良的方式    D. 蕴含了人文精神的理念

 

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 导致了贫困鸿沟不断加深

C.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D. 同科技革命联系日益紧密

 

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

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因素是

A. 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 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 欧洲各国都支持普鲁士的行为

 

“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这段材料是用来

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3965/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60 43961 43962 43963 43964 43965 43966 43967 43968 43969 4397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