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仅16世纪,欧洲的黄金总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总量由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 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 封建贵族疯狂进行进口贸易 C.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 D. 封建地主购买力大增
|
|
从事长途贩运的山西商帮,为解决商业资金汇兑的需求创办了票号。但近代票号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服务于政府,甚至承担汇兑海防经费和庚子赔款等业务,普通商人和百姓的小宗业务则已完全不看在眼里。这说明近代票号 A. 出现了服务对象的异化 B. 完成了向近代银行业的转变 C. 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帮凶 D. 已经演化为封建的官办机构
|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C. 铁农具的制作精细,使用范围扩大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
“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是因中国古代在海外畅销的某一手工业产品而得名,该产品是 A. 纸张 B. 瓷器 C. 指南针 D. 青铜器
|
|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 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
|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 A. 商业经济的发展 B. 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
|
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 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 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
|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抑商政策就此改变 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出现 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 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 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 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 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