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 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 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利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北京故宫中清朝中央某机构遗址有如下文字介绍:“……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随侍左右

B.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参与决策

D. 掌管军队,谋划战事

 

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其所指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 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展示的内容,空格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①世卿世禄

②门阀地位

③才能道德

④文化文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宋代“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 事权的分割

B. 科举制的完善

C. 监察制度的加强

D. 专制皇权削弱

 

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A. 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B. 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 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D. 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中国封建时代权力机构的设置,往往通过分化事权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军事部门权力机构或官职的设置,可以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 节度使

B. 太尉

C. 枢密院

D. 军机处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18/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13 39214 39215 39216 39217 39218 39219 39220 39221 39222 3922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