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雍正皇帝特许部分官员上奏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奏折要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B. 保证政令的畅通与保密

C. 提高清朝行政效率    D. 加强对行政官员的监察

 

1395年,明太祖敕谕群臣说:“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其目的是

A. 扩充内阁的职权

B. 使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避免权臣专权乱政

D. 由六部掌管国家行政

 

宋太祖虑其因缘挟私,决定废除唐代科举中的公荐旧制将科举考试的试卷优劣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评判标准。同时为防止考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遂使殿试成为定制。可见,这些做法

A. 有效遏制了宰相权力    B. 有利于缓和君臣关系

C. 有利于提升皇帝权威    D. 扩大了选官的途径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 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B. 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 大臣分工逐渐明确

D. 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在封建时代,有的皇带被大舅哥控制,有的皇帝被娘家侄儿控制。也有的则被相爷控制。从本质上说,这种现象

A.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衰落    B. 是君主高度集权的反映

C. 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D. 打破了君臣的尊卑秩序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    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西周建立后,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他属于受封的

A. 周天子的亲属

B. 功臣

C. 古代帝王的后代

D. 归附的部落首领

 

历史学家周一良说:“中国的祖先崇拜起源极早,古代人们祭祀求福的对象首先而且最主要的就是祖先。”这在很多出土的对祖先的甲骨卜辞和铭文中也能得到证实。这里其实要证实的是

A. 礼乐制的萌芽

B. 宗法制的起源

C. 分封制的形成

D. 世袭制的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429/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424 35425 35426 35427 35428 35429 35430 35431 35432 35433 3543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