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材料主要说明了

A. 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国家权力中心

B.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 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D. 总统和议院之间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由此可知,“光荣”的本质是

A. 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B. 实现了“王在法下”

C. 形成“双王共治”的局面

D. 终结了君主专制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撰了《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 它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立法基础

B. 它的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C. 它标志着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D. 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材料中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

C. 设立四百人会议

D. 组建陪审法庭

 

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                            B.人民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 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 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

D. 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增加至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 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432/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427 35428 35429 35430 35431 35432 35433 35434 35435 35436 354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