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A.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D. 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
|
|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 A.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其它新兴城市。这表明当时英国 A. 选举制度完善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普选权得以实现 D. 工业城市崛起
|
|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某国”应该是指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
|
|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做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A. 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 B. 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 D.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其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罗马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民法大全》的汇编成集 D.《权利法案》的颁布
|
|
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 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
|
|
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A.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B.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