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 A. 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 “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 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减少了2/3。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请完成: (1)阅读材料一,说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材料二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试图摆脱危机的道路为何不同? (3)材料二中的内容显示,日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全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
|
|||||||||||
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的影响下发生的事件主要有 ①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②德国希特勒上台 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④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
|
二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当时日本的军部 ①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 ②左右着日本的政局 ③全面对政府负责 ④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法西斯主义”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 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
|
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希特勒通过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B. 希特勒出任总理标志着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 C. 希特勒政权曾一度得到广泛支持 D. 希特勒出任总理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
|
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 A. 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 B. 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 C. 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 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
|
|
1940年10月日本军事检阅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裕仁天皇行鞠躬礼(见下图)。有人认为,真正的权力天平却正好相反,裕仁天皇虽被日本人奉为活着的神明,但他在日本外交政策上却不起任何作用。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 当时日本的外交重点是对外进行战争 B. 当时日本的政局已为军部所左右 C. 当时东条英机已在国内享有较高威望 D. 当时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军事建设
|
|
表明《凡尔赛和约》开始失去对德国军事的束缚力的事件是 A. 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 德国退出国联 C.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D. 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