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 ——《英法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声明》(1938年9月19日) 材料二一、英法两国的建议是防止战争、防止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办法。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如果作否定的答复,就得负起挑起战争的责任。三、这样就将消灭英法两国的一致同情,因为英国将置身事外。四、法国将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即不履行条约。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电报》(1938年9月21日) 请完成: (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 (2)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英法的建议,将面临与哪国的战争?英法将采取何种立场?其借口是什么? (3)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
|
|
下图再现了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欢迎”德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场景,该事件 ①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②满足了德国的要求并进而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反映出捷克斯洛伐克同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
|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一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英法对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的武装侵略行动采取“不干涉”态度是因为 ①德意在西班牙的侵略没有危及英法的利益 ②要把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要扼杀西班牙国内的进步力量 ④英法害怕引火烧身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某研究小组需要为下列两幅历史照片加上主题词,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助纣为虐 C. 强权政治 D. 铸剑为犁
|
|
毛泽东曾指出:“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的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B. “坐山观虎斗”是指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C. 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主要是因为受到法西斯的蒙蔽 D. “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使局部战争逐渐走向全面战争
|
|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 由大国出面签署 B. 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C. 符合英国的利益 D. 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
|
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 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 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 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