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国军师长宋希濂在回忆淞沪会战失败时说:“我们军队开到之后,能帮助我们的老百姓都逃走了,留下来的都是汉奸……他们不光是破坏我们的交通,放信号,还把我们的军情报告给敌人,做敌人的向导,替敌人拉夫。”由此可知

A. 当时的国民素质比较低    B. 抗日战争是单面的政府抗战

C. 军民关系影响抗战结果    D. 汉奸导致国军淞沪会战战败

 

下表是1912—1947年中国22省农民的身份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A.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 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 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某学者考察了36个传统手工业行业,除了被摧毁的8个以外,已有部分手工业行业逐渐采用了机械动力,开始向机器工业过渡。其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丝织业,在这种过渡中最典型,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大绸厂。这说明

A.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B. 传统手工业发展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成长的

D. 近代民族企业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朝规定:在广东地区的外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五千斤、二蚕丝五千斤;本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二蚕丝共一千六百斤。清朝在对本国商船准带不超过两千斤生丝出海时,却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以示加惠外洋之意”。这一规定

A. 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经济主权    B. 反映出清朝继续实施重农抑商

C. 扼杀外部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D. 体现朝廷“怀柔远人”的方针

 

下表是唐朝官修六史及主要作者简表(唐太宗时期共修订八部史书,另外两部为私人修撰)。

史书

《晋书》

《梁书》

《陈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主要作者

及官职

房玄龄(中书令)、令狐德棻(秘书丞)

姚思廉(著作郎、弘文馆学士)

姚思廉(著作郎、弘文馆学士, 

李百药(中书舍人、散骑常侍)

令狐德棻(秘书丞)

魏征(侍中)、房玄龄(中书令)

 

据此可以推断出

A. 官修史书利于修撰程式多样化    B. 唐太宗通过官修史书借鉴历史

C. 官修史书能真实客观反映历史    D. 官修史书推动私家史学的发展

 

东晋和南朝时期重新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无论“大户”还是原来依附于“私门”的租佃户都必须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称土断制度。这一制度

A. 加剧了南北政局的动荡    B. 规范了均田制度的推行

C. 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D. 动摇了士族制度的基础

 

春秋初期,许国国君没有按规定向周王室纳贡,郑庄公就会合齐国和鲁国讨伐并攻陷了许国都城。齐国先后把许国让给鲁国和郑国,鲁隐公和郑庄公都没有占领许国,而是帮助许国国君的弟弟代理国政。这表明当时

A. 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B. 宗法观念仍然相当强大

C. 周天子仍具有至高权威    D. 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9 年尼克松入主白宫时,美国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转折时期。特别是经济上,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1971 年美国出现了自 19 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 90 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 10%的附加税。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1971 年 7 月尼克松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尼克松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利用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制莫斯科,并使中苏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1973 年 3 月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指出尼克松总统调整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总统做出政策调整的背景及影响。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中等

(题文)(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材料:清军入关后,中国发生了一次深刻的服饰变革。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洲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改变头饰和服饰,并扬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清廷完成对全国的征服后,发梳辫便成为清代成年男子的头饰,典型的服装搭配是瓜皮帽和马。瓜皮帽又称“西瓜帽”,形制像半个西瓜。清代的马褂也称“马甲”,属于满族男子上衣,穿在长袍、长彩之外,便于骑射。清代最高的是黄马,非特赐不得服。根据规定,汉族妇女、儿童仍着传统的明装,出现服饰杂乱的现象。满族妇女则着旗装。旗袍有单、夹、棉、皮多种,省工省料,一件可抵汉族的衣、裙、裤多种,又能展现女性的自然体态,故清朝灭亡后许多满族服饰被淘汰,而旗袍却被改良并保留下来,成为上层女士流行的服饰。清代官服继承明代的蟒袍、玉带、补服,废除明代的冠服,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花。

——摘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服饰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服饰变革的影响。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偶然性与必然性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作用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客观性。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切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愈是越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愈是越出他们支配的范围。愈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愈是以自然的必女性在这种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46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458 24459 24460 24461 24462 24463 24464 24465 24466 24467 2446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