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

请你列举出三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完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后,加之城乡差别逐渐显现和自然灾害的出现,农村一些人员开始向城市流动。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年,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材料二由于经济“大跃进”的需要,大批从农村招工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高产的泡沫吹破之后,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国家被迫精简城市人口,大量城镇居民被强制向农村迁移。“文革”前期,户籍迁移的主要流向是城市户口向农村的迁移,主要表现是两个人群的户籍迁移:其一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其二是城市“反动分子”。“文革”爆发后,大批被打倒的干部和以前曾被确定为“反动分子”的人被发送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户籍迁移制度逐渐固化。据统计,1949年我国仅有136座城市,至“文革”结束时近30年时间才增加至191个,平均每年增加不足2个。

“文革”刚刚结束后的几年,国家户口迁移政策依然没有明显变化。不过,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政策。各地相继放松了对下乡知识青年因病、残和困难回城的限制,这个时期从农村转回城镇的知识青年有650多万人。国家还出台了老职工子女“顶替接班”政策,进一步开大了“农转非”的口子。据统计,从1978~1983年,5年内全国办理子女顶替约有900万人。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城乡经济十分活跃,城市第二、三产业相当兴盛。此时,国家粮食生产丰足,粮食供应已与户口脱钩,农村人口进城经营工商业活动的人员数量很多,要求在城市落户的呼声非常强烈。“到1992年上半年,全国几乎每一个省份都出现了交钱办理城镇户口现象。据公安部对全国17个省区950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办理收费‘农转非’户口248万人,每个户口收费从2千元到4万元不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材料四据有关学者测算,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20%。而越是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他们的贡献率就越高。目前,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诸多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将对拉动投资、消费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将更多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还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稳定的维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放开户籍限制释放经济活力》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58年国家出台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评析户口迁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社会保障法产生和初期发展阶段。1881年11月17日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并说改善工人福利,是为了“和破坏性的社会民主党的企图进行斗争”。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德国1883年制定的劳工疾病保险法规定某些行业中工资少于限额的工人应强制加入医疗保险基金会,基金会强制性征收工人和雇主应缴纳的基金,这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度的产生。1884年又领布《劳工伤害保险法》,1889年頒布《残废和老年保险法》。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一时间成为各国仿效立法的楷模。

—摘自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外国法译评》1999年02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徳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特点。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启动。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公费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实行。1951年初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颁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的决定》,使劳保医疗制度得以建立。随着土地革命的结束,农村互助合作风起云涌,不少地方由群众自愿筹资成立了保健所、医疗所等医疗互助组织。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合作社的社员因公负伤或因公致病的医疗给予了明确规定。不久,全国普遍出现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具有互助互济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

—摘王晓玲《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的历史演进及制度反思》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徳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财物的民俗。下表是各时期嫁妆统计情况,据此不能够说明的是

时期

所送嫁妆

秦汉时期

富贵人家奴仆、钱财;穷人家衣被等生活用品

唐宋

衣服首饰、家用器皿等日用品,田地、屋业等不动产

民国时期

旧式婚礼:富贵人家“二十四台”,一般人家“十二台”(台:能放满一方桌的衣服和首饰等);新式婚礼:一切从简,免除礼品

20世纪70年代

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被褥等

21世纪至今

新三件(房子、车子、银行卡)、被褥等

 

 

A. 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

B. 陪嫁的嫁妆越来越贵重

C. 近代婚俗的中西融合

D. 改革开放影响消费观念

 

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A.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 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 发展市场经济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1978年

1984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8

82.7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 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 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316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3156 23157 23158 23159 23160 23161 23162 23163 23164 23165 2316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