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A. 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 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C. 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 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题文)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 皇权被削弱

B. 相权得到加强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负责监督

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原配夫人皇后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继承皇位的应该是

A. 李建成

B. 李世民

C. 李玄霸

D. 李元吉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 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 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 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设置十三部刺史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中央权力

D. 明太祖设置内阁限制宰相权力

 

(题文)在宁波天一阁展出的一件清代麻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科举考试中以四书五经为题的科举范文4万余字。据考证,这是当年一个考生在科举考试时用来抄袭的作弊工具,这件坎肩作弊衣是复制品。材料表明:

A.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衰落

B. 科举考试不能选拔真正优秀人才

C. 考四书五经易产生作弊

D. 科举制并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下列关于“推恩令”的理解与说明,最为确切的是

A. 将皇恩推广于天下,让老百姓不同程度地得到好处

B. 将皇恩施于诸侯王及其子弟,以使之顺从皇帝,从而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准许诸侯王将封地再分给子弟以建立侯国,从而削弱王国的直属领地

D. 推恩只是一种欺骗,是封建皇帝愚弄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53/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48 19749 19750 19751 19752 19753 19754 19755 19756 19757 1975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