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A. 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

C.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

D. 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题文)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 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 近代中国交通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

D. 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或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

A. 晚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重庆国民政府

 

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A. 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 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 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 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

A. 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

B. 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C. 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源

 

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中国社会从此进入自由穿着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

A. 衣冠之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B. 服饰洋化成为各阶层追逐的新时尚

C. 服饰成为展现个性自由的窗口

D. 中山装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服装

 

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shop),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

A.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

B. 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

C. 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

D.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

 

《上海洋场竹枝词》称:“欲将生意扩充谋,任职人员选女流,自古招牌宜用活,尽将蜂蝶共追求。”这说明当时

A. 男女平等深入人心

B. 崇洋媚外渐成风尚

C. 新旧观念出现冲突

D. 儒家伦理遭到否定

 

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 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 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 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 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52/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47 19748 19749 19750 19751 19752 19753 19754 19755 19756 1975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