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里所说的“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

A. 雅尔塔体制    B. 两极格局瓦解    C. 欧洲联盟成立    D. 多极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关于其演变历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相互制衡

②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分裂和解体

③“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制衡两扱的作用

④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题文)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却迅速勃兴,成为经济大国。二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勃兴的原因有

①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国家十分重视国民的教育

④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题文)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下图展示的是哪一区域性集团的旗帜及货币(样币)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华沙条约组织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标志着冷战开始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国会咨文中说: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表明冷战的实质是

A. 同盟国与法西斯势力的对抗

B.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C. 美国企图控制资本主义国家

D. 美国极力维护自由民族利益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49/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44 19745 19746 19747 19748 19749 19750 19751 19752 19753 1975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