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表中所体现的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A.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B.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 科学技术的新进步

D.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该国际组织

A. 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

B. 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

C. 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

D. 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    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    D.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1933年美国政府组织了“民间资源保护队”,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拥有队员达50万人。下列新政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 向减产农民提供补贴

B.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C.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 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的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减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学者在《第三次浪潮》中谈到:“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 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 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 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 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465/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460 19461 19462 19463 19464 19465 19466 19467 19468 19469 1947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