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梭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 不再以出身划分公民等级

B. 彻底化解了雅典社会矛盾

C. 向所有公民开放各级官职

D. 按照地域选出五百人会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5%,但是大多数增长都是在欧洲之外实现的:美国和欧洲的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中国为10.2%,韩国为9.7%,越南为9%。”下列有助于中国在90年代高速发展的因素有

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老兵发动了“返乡运动”,他们发传单、集会抗议,只为回大陆看望三十几年没见的父母亲人。两岸有利于他们愿望实现的举措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国取得这一医学成就是在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照片是真实反映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十年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20世纪30年代中共某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因此,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嘉兴南湖

B. 陕北瓦窑堡

C. 贵州遵义

D. 江西瑞金

 

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

A. 电车首入中国阻力重重

B. 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

C. 交通近代化的艰难曲折

D. 商会比较关注民众利益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D. 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

 

“此自然规律应用到当前形势,使人们对国家存亡竞争之严重性更加认识。尤其中日战争的失败,并联想到中国民族正面临存亡的危险关键,亡国灭种大祸,可能不免于降临,使他们立刻警惕觉醒。”阐述此“自然规律”的著作是

A. 魏源的《海国图志》

B.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C.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D.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下图是近代中国北京某地的局部示意图,造成图中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203/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198 18199 18200 18201 18202 18203 18204 18205 18206 18207 182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