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

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

 

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A. 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B. 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C. 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D. 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 思想统一

B. 三纲五常

C. 君权神授

D. 以刑辅德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 宣扬“仁政”思想    B. 神化封建统治

C. 宣扬“民本”思想    D. 反对苛政

 

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相,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题文)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礼法并重    B. 民本思想    C. 仁政思想    D. 礼治为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121/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116 18117 18118 18119 18120 18121 18122 18123 18124 18125 1812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