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
|
|
(题文)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使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主要是因为 A. 毛泽东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毛泽东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C.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阶段、领导者、动力、前途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D. 中国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
|
据下表可知 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
A. 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 B.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 D.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
|||||||||||||
|
(题文)1961年,中央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取消了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这说明 A. 由于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 B.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 C. 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D. 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
|
|
|
“一战”期间,中国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A. 橡胶工业和军工业 B. 化工业和卷烟业 C. 面粉业和纺织业 D. 纺织业和化工业
|
|
|
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农抑商的政策 B. 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 文化专制的政策 D. 闭关锁国的政策
|
|
|
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B. 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C.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D.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
|
|
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
|
|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 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C.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
|
|
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洋政府,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 A.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B. 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 C. 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D. 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