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 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

B. 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D. 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B.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知州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 中书省和门下省 B. 尚书省和中书省 C. 尚书省和门下省 D. 礼部和吏部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不行黜陟(官职的升迁或降黜)而藩国自析”。这评价的是汉武帝实行的哪项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平定“七国之乱”

C. 实行郡国并行

D. 用察举制选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阳陵虎符是秦朝皇帝发给驻防阳陵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每一半上刻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左才阳陵”。括号处应该填写的是

A. 丞相

B. 皇帝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 秦朝和唐朝    B. 秦朝和隋朝    C. 秦朝和元朝    D. 唐朝和元朝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

A. 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 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 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 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130/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125 18126 18127 18128 18129 18130 18131 18132 18133 18134 181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