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 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 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
|
|
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 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 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C. 英国国王的态度 D. 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
|
|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
|
|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 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 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 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 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
|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 ) A. 埃及习惯法 B. 雅典自然法 C. 罗马万民法 D. 罗马公民法
|
|
|
《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 A.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 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 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 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
|
|
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B. 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 D.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
|
|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之所以说它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 条文内容更加广泛 B. 条文明确维护平民 C. 条文明晰有法可依 D. 条约限制贵族特权
|
|
|
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 A. 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B. 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C. 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 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
|
|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 妇女 B. 外邦人 C. 成年男性公民 D. 奴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