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验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A. 以盐酸、石灰石、苯酚钠溶液为试剂,验证酸性强弱:盐酸>碳酸>苯酚 B. 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加入KI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C. 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D.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在溴乙烷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用硫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L的戊烷含有分子数为0.5NA个 B.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C.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D. 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
|
胡椒酚(结构如下图所示)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④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蔗糖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 C.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可观察到土豆片变蓝 D.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
|
|
(20分)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一种无氧强酸溶液,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X 。 (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编号)。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 mol。 (6)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 (7)在D溶液中制备无水D的方法是: (8)分别写出D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13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D.重新配制 (3)乙学生:用10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水至100 mL刻度线,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正确,不用解释原因;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
(22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他们使用如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请回答: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B _________ 。 (2)写出丙、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①在乙和丙之间增加上图中的a装置,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 (填“有”或“无”)。 ②在丙的长导管下口处,接上图中的b装置,可以提高氯气的吸收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用制得的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①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____; ②滴入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滴管将制得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的实验方法是__ ___ 。 (6)为了提高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增强氯水的漂白能力,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_____(填序号)。 A.CaCO3 B.Na2SO3 C.H2SO4 D.Ca(OH)2
|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 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NH+SO+Ba2++OH-BaSO4↓+NH3↑+H2O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NH+OH-=== NH3·H2O C.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共热:NH+OH-===NH3↑+H2O D.碳酸铵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CO2+H2O===HCO
|
|
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3是4核10电子分子,具有还原性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产生的白烟为小冰晶
|
|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一定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⑤ D.③④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