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盐类的水解过程中,下列各种情况必定发生的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C.25℃,溶液的pH不是7 D.溶液温度升高
|
|
|
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pH 试纸显示白醋的 pH 为 2~3 D.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不溶于水,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C.NaHCO3是强电解质,所以它的水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D.体积相同,c(O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被中和,前者消耗HCl多,所以NH3·H2O是弱电解质
|
|
|
以下能正确表示电离方程式的是 A.BaSO4(s) C.NaHSO3 = Na++ H++SO32- D.H2S+ H2O
|
|
|
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金属铝的质量为 g。 (3)盐酸的体积是 ml。 (4)a的取值范围是 。
|
|
|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980 mL 0.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配制0.1mol/L的稀硫酸980mL需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体积为 mL。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量取 ②计算 ③稀释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有 (填序号)。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1)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 。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b”正确。
|
|
|
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B、C是两种常见气体单质,E溶液为常见强酸,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第④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向F溶液中通入B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Cu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 (6)向F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
|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4+、Cl-、CO32-、SO42-,现分别取100 mL的两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 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 g固体。 依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以上实验,该混合物的水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写出②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K+一定 (填“存在”或“不存在”),他的理由是 。
|
|
|
在某稀溶液中含有0.2molHNO3和xmolH2SO4,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注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则x值至少为 A.0.6 B.0.4 C.0.3 D.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