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深入人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 污染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
|
把6.4g铜放入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使得铜完全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
|
|
A、B是中学化学里常用的物质,其中B是单质,A是化合物;F是红棕色气体,I是红褐色沉淀。它们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I、L两种物质中除了含不同价态的B元素外,还都含另外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请回答:
(1)B和A的浓溶液在常温下难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但加热后,却可以,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 ; A→H 。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
|
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并用装置F制取少量“漂白液”,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g管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从E中抽取少量溶液,检验有Fe3+生成,请写出检验方法________。 (4)已知HCO3-的酸性弱于次氯酸,请写出少量的氯气与F中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C.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处。冷凝水的进出方向为 。 (3)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 。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的仪器有: 。 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
|
|
|
按要求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可以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其原理是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合成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B.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也生成FeI3 D.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也生成Na2SO3和O2
|
|
|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C.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D.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Na2CO3、NaHCO3、Ca(OH)2 ②NaHCO3、HCl ③NaAlO2、NaHSO4 ④NaOH、AlCl3 ⑤Na2CO3 HNO3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⑤
|
|
|
四份相同质量的铝与足量下列物质发生反应,能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稀硫酸 B.稀硝酸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