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标准状况下,将wg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A. C.
|
|
|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 (2)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
|
|
|
某兴趣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可能含有CuO、CuS、Cu2S,其中CuS和 Cu2S不溶于稀盐酸、稀硫酸)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人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 . (2)向含微量 Cu2+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现将少量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充分振荡以后,再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由此所得结论是 . (3)为证明黑色沉淀含有铜的硫化物,进行如下实验:
(4)CuS固体能溶于热的浓硫酸,请用有关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 (5)为测定黑色沉淀中Cu2S 的百分含量,取0.2g 步骤Ⅰ所得黑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用 40.0mL 0.075mol/L 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恰好与35.0mL 0.1mol/L (NH4)2Fe(SO4)2 溶液反应完全.则混合物中Cu2S 的质量分数为 .
|
|||||||
|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一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则C的化学式 ,并任写一种C的主要用途 . (2)若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仅写出电离方程式即可): . ②用电荷守恒的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1mol气体C的△H=﹣57kJ•mol﹣1,1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化合物D和气体E的△H=﹣46kJ•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反应生成化合物D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③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在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则得出的结论是 . ④用铂做电极电解H2SO4的溶液,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
|
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甲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乙、丙、丁为气体单质,D为家庭中常用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 ;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B的操作中,用 法收集B,验证B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限答一种). (4)实验室制备丁的方程式为 ,工业上输送丁的管道出现气体泄漏,如何查漏(用方程式表示) .
|
|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甲是一种导致钢铁生锈及许多还原性物质变质的单质,化合物乙、丙、丁均含有第三周期一种相同元素R.
(1)钢铁因甲而生锈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 (2)若乙是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则 ①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②乙的一种重要用途是 . (3)若丙是离子化合物,且阴离子含金属元素R. ①工业上由乙制取R的单质伴随的能量主要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 ②R的单质与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2¯,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R的单质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除去NO2¯(有丙的阴离子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A B.B C.C D.D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D.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Cl2═Fe3++2C1﹣
|
|
|
某非金属元素R的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盐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省略):氢化物 A.若R是硫元素、则C是Na2SO3 B.若R是硅元素、则C是Na2Si03 C.若R是碳元素、则C是Na2CO3 D.若R是氯元素、则C是NaC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