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秋•赣州期末)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
|
|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 一种镁、铝混合物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甲、乙两组实验中,哪一组盐酸是不足量的? (填“甲”或“乙”)。理由是 (2)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3)求混合粉末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计算过程)
|
|
|
实验室欲配制0.5 mol.L-l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分液漏斗③1 000 mL容量瓶④500 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填代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 (2)需称量________g烧碱固体,固体应放在 中称量。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②未等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⑥NaOH用纸盛装进行称量 ⑦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⑧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
|
|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图l中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A中一般要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装置图4中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 (2)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i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 烧杯 B 坩埚 C 表面皿 D 泥三角 E 酒精灯 ii步骤③的实验选择上述装置图 (填图的序号); iii步骤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 iV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同时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选择上述装置图 (填图的序号)。
|
|
|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N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如右图,该装置(包括仪器、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g,从实验室取出b g的钠(不足量,不含煤油)放入水中,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试回答: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 ;若此钠块有少量被氧化,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认为此设计方案会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建议在图中干燥管上再连一个同样的干燥管且该干燥管不参与称质量,其目的是 ,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4)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又建议在广口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_ ___。
|
|
|
已知X是某金属单质,X、A、B、C含同一种元素,可发生如下转化: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A ,B C ; (2)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④
|
|
|
在2FeS04+ H202 +H2S04=Fe2(S04)3+2H20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__ __;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反应中若转移了0.3mol e,消耗H2 02物质的量为 。
|
|
|
铝、铁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恰好跟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22.2% B.75.7% C.30.0% D.80.6%
|
|
|
印刷铜制线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 =2FeCl2+CuCl2,Fe+2FeCl3 =3FeCl2,现将一铜、铁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
|
|
一份质量为2g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1 g H2,则该合金可能是 A.Fe-Zn合金 B.Fe-Cu合金 C.Fe-Mg合金 D.Mg- Al合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