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课外活动小组,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放入试剂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溶液,按图装置进行实验,数分钟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乙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 B.乙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C.金属片剪口处溶液变红 D.锌被腐蚀
|
|
|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 的NaCl溶液,放置相同时间后,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
|
实验: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过滤. ②取等量①的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Na2S溶液、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后者溶液仍澄清. ③取少量①的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c(Ag+)和c(Cl﹣)大量减少 B.①的滤液中不含有Ag+ C.②的现象说明该温度下Ag2S比Ag2SO4更难溶 D.③中生成Ag(NH3)2+,使c(Ag+)减小,促进AgCl(s)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
|
|
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时,会导致待测碱液的浓度偏低的操作是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配制碱液的称量操作时固体吸潮 ④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⑤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⑥滴定前读数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
|
|
|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NH3•H2O ③(NH4)2SO4 ④NH4HSO4⑤NH4HCO3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⑤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⑤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
|
|
|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图中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B.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
|
|
可逆反应mA(g)⇌nB(g)+pC(s);△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如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n,Q<0 B.m>n+p,Q>0 C.m>n,Q>0 D.m<n+p,Q<0
|
|
|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往下水道中倾倒硫酸铜溶液,会进一步加快铁制管道的腐蚀 B.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加入醋酸钠晶体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用铁作阳极 D.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
|
下列过程属于熵增的是 A.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 C.碳酸氢铵在常温情况下分解 D.CO点燃时生成C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