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措施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将含有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池,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可直接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
|
|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其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B.过滤、蒸发、分液、蒸馏 C.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水泥 B.不锈钢 C.普通玻璃 D.液氯
|
|
|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硫酸 B.氨水 C.酒精 D.铜
|
|
|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
|
CuSO4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其制备和有关性质如图所示。
(1)途径①②③,更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Y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混合气体X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混合气体X的成分是_________。 (4)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并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
|
己知:A、B、C均为常见气体,且A、B为单质,C为碱性气体;甲、乙为金属单质,乙在I的浓溶液中发生饨化,E为无色液体,H、J的溶液焰色反应均呈黄色。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给出,且未注明反应条件):
(1)实验室制备C常用的物质是NH4Cl和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④中每消耗1mol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保存I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和I的稀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与C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
|
|
某无色透明滚液可能大量存在Ag+、Mg2+、Al3+、Cu2+、Fe3+中的几种: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取上述反应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有关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往原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 A.Cl- B.NO3- C.CO32- D.OH-
|
|
|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l2,则C、D中应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_____。 ① NaOH溶液 ②饱和食盐水 ③AgNO3溶液 ④浓H2SO4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G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5)画出H处尾气吸收装置图并注明试剂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2KMnO4+16HCl= 2KCl+ 2MnCl2+ 5Cl2↑+ 8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
|
|
完成下列问题: (1)①用18.0mol/L的浓硫酸配制2.00 mol/L的稀硫酸100mL, 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的18.0mol/L的浓硫酸 ②若在操作中没有把少量洗涤烧杯的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所配稀硫酸溶液的浓度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晌”)。 ③若量取浓溶液时俯视量简会使所配稀硫酸溶液的浓度_________。 (2)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O2和O3两种同素异形体。现有等质量的O2和O3,它们的 ①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②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③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