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下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D的是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 A.分离水和CC14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Ⅱ.某课外兴趣小组需要200mL1mol/L的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所需仪器及药品: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 A.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Na2CO3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必要时可加热) C.用适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D.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E.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没有进行C操作________;配制溶液时,容量瓶未干燥_________;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
|
||||
|
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固体氢氧化钠 ②五氧化二磷 ③浓硫酸 ④无水氯化钙 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⑥生石灰 ⑦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人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12)作指示剂]。 (1)上述①、④、⑥三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1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1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上述干燥剂中,既可以干燥O2,又可以干燥CO2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
|
|
将0.05 mol镁 、铝混合物完全溶于100mL1mol/LH2SO4溶液中,再逐滴加入1mol/L NaOH溶液,若滴加NaOH溶液体积至80mL时,溶液中始终未产生沉淀,然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开始出现沉淀,当溶液中沉淀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整个过程中至少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120mL B.150mL C.200mL D.220mL
|
|
|
向一定量FeO、Fe、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224mL(标准状况)气体,所得溶液经检验不含Fe3+。若用足量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11.2g B.5.6g C.2.8g D.无法计算
|
|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
|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制造光电池的主要原料 B.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可用石英坩埚加热氢氧化钠固体 D.在电子工业中,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钠能与硫酸铜稀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单质碘 C.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氢气在氧气或氯气中燃烧,都能观察到淡蓝色火焰
|
|
|
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更稳定 B.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盐酸,后者产生气泡速率快 C.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更易溶于水 D.经实验测定,Na2CO3溶液显碱性,说明Na2CO3属于碱
|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因不带电而稳定,胶体因带电而不稳定 B.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需重新配制 C.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 SO42-+OH-+Ba2+=H2O+BaSO4↓ B.氯气溶于水:H2O+Cl2=2H++ClOˉ+Clˉ C.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13++4NH3·H2O=AlO2-+2H2O+4NH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