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Al3+、NH4+、Cl-、HS- B.Na2CO3溶液中:K+、NH4+、SO42-、Cl- C.漂白粉的水溶液中:Fe2+、SO42-、Mg2+、Na+ D.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Ca2+、HCO3-、I-、NO3-
|
|
|
下列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B.向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反应速率加快 C.实验室制备氢气,用粗锌代替纯锌,反应速率加快 D.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
|
若 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反应前一定相等的量是 A.CH3COOH和NaOH的质量 B.CH3COOH和NaOH的物质的量 C.CH3COOH和NaOH的浓度 D.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X及Y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放出气体的体积。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实验X及Y的结果的是
|
|||||||
|
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为负极,③④中Fe作为负极 B.③中Fe作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C.④中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D.②中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
|
|
反应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A.+288.8kJ/mol B.-703.4kJ/mol C.+125.4 kJ/mol D.-125.4kJ/mol
|
|||||||||||
|
常温常压下,2N2O5(g)=4NO2(g)+O2(g) △H=+56.8kJ/mol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
|
|
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1mol·L-1 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为NA B.1L0.1mol/L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后所得胶粒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22.4LH2时,通过电路的电子数为2NA D.在高温高压下,28 gN2和6g 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C.加热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红色变深 D.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中A+B→X的△H<0,则X→C的△H>0
|
|
